??? 一米六的個頭,半白的頭發(fā),深邃的眼睛,戴著一副眼鏡。池州購物中心配電設備主管黃文靜給人的印象是正如其名“文質彬彬、研精靜慮”。大家平時親切地喊他“老黃”,今天我就來說說老黃的“不一樣”。
?
??? “不一樣”的工作經歷
?
??? 1971年出生的他,中專畢業(yè)被分配到國企單位池州市造紙廠做維修鉗工,1998年由于國企改制被迫下崗,不得已走上了南下打工之路,在一家私人工廠做起了實習電工。雖然他在學校學過一些電工基礎知識,但當面對眾多從未接觸過的電氣設備,看到紛繁復雜的線路圖紙,看到配電柜內密密麻麻的二次控制線路時,他還是“暈”了,自知自己在電力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實踐經驗實在太短缺了。但勤能補拙,他不怕苦不怕累從基礎學習,從點滴干起,白天跟師傅在現(xiàn)場邊學邊記錄,生怕漏記一個細節(jié);晚上回到宿舍,獨自在臺燈下翻閱專業(yè)書籍,回顧當天所學。就這樣,經過近十年的執(zhí)著堅持,他逐漸成長為一名技術過硬的老電工。2009年池州商之都開業(yè)招聘電工技術人員,懷著對國企深厚的感情,他投遞了簡歷,并順利應聘成為配電設備室負責人,他完成了一名普通電工到電工組負責人的角色轉換。池州商之都的11年同樣也是他職業(yè)成長的11年。
?
??? “不一樣”的工作要求
?
??? “接到維修任務,馬上去處理,購物中心的安全運營不能在電工班掉鏈子”,這是老黃對自己也是對下屬的工作要求。
?
??? 2020年盛夏的一天,當班電工日常巡查時發(fā)現(xiàn)四樓空調風機軸承有異響,立即向老黃匯報。老黃判斷可能是四樓風機軸承有問題,如不及時更換,會造成設備無法正常運行。他當即回復“先停機,我來準備材料和工具,馬上搶修!”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修大戰(zhàn)在狹小黑暗的空間里上演,打電筒、下螺絲、吊風機、拆軸承、裝軸承,動作嫻熟忙而不亂,在老黃和電工兩人2小時的通力協(xié)作下,圓滿地完成了搶修任務,當設備恢復正常運行時,汗水已滲透了他們的工服,老黃疲憊的臉上卻露出了滿足的微笑。
?
??? “不一樣”的技術能力
?
??? “干設備管理,要多摸多想、多看多聽”這是老黃這么多年總結出來的技術心得。
?
??? 平時遇到故障設備,找不到原因他決不放過。前年,正好趕上老黃兒子考大學期間,中庭15號扶梯頻繁出現(xiàn)故障,同事和電梯維保忙了幾天都沒徹底解決,不得不打電話找請假在家陪考的“老黃”來看看。他二話沒說“我馬上到”,來到現(xiàn)場觀察了幾分鐘后,打開主機控制箱檢查安全回路的運行情況,分析判斷是電路控制接觸器的輔助觸點有問題,而不是同事們診斷的變頻器故障。在他的指導下,維保單位更換了接觸器,電梯恢復正常運行。事后同事們感慨地說:“老黃真厲害,我們幾天沒修好的,你幾分鐘就修好了,我們服了!”
?
??? “不一樣”的安全認知
?
??? “設備維修這個工作馬虎不得,一馬虎就會出事”。
?
??? 他總是嚴格要求同事們正確佩戴勞保防護用品和正確使用安全工具。今年9月份三樓調整改造時,電工上頂拆除廢舊線路,由于按照他的要求正確佩戴安全帽從而避免了在狹小空間內頭部被撞的事件發(fā)生;今年10月份的安全大檢查中,他查出了永輝超市兩處斷路器上端有線路發(fā)熱、表皮碳化的痕跡,從而消除了火災事故隱患。正因為他這樣嚴格要求電工按用電安全規(guī)范去作業(yè),所以他帶領的配電設備室從來沒出現(xiàn)過一起安全事故。
?
??? 老黃熟悉購物中心內的每一處,一些隱蔽的不起眼的角落,反而是他日常喜歡去的地方,他說“不常轉轉,心里不放心”。各個部門有任何問題,也都喜歡找他,鎖壞了、燈不亮、水龍頭壞了,水管破裂、換燈箱畫、修理桌椅,甚至員工家里電路的維修問題……找到他,他都從未說過一個“不”字。他是物業(yè)的“老黃”,他是大家的“老黃”。
?
(文/圖 方琳)


